2024年1月16日至19日,300多名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就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研讨。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国家兴衰,金融有责。金融发展,气象何为?
4月3日,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组织召开金融气象服务工作座谈会。锚定“气象x金融”这道命题,金融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以及科研院所、高校专家学者,集智聚力、献计献策。
为何“乘”?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台风、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重发趋势。气象灾害会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和供应链中断,引发商品价格波动,造成金融客户资产损毁、经营中断、生产效能下降,从而导致金融体系产生系统性风险。
3月30日至4月4日,闽江流域上游出现明显降水,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多处河流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结合气象预报和上游来水量,4月4日,闽清县水口水电站今年首次开闸泄洪。蒋祖德 摄影
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9年,全球91.6%的重大自然灾害、83.7%的经济损失和92.4%的保险损失,都是由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造成的。
我国作为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极端降水事件平均每10年增加8%,打破常规的极端天气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造成巨大威胁。
气候变化给金融系统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徐丹丹指出,一是物理风险,即因极端或异常天气事件对经济活动直接造成损害的风险,通过影响企业、家庭、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从而影响金融稳定;二是转型风险,即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系统可能会因低碳经济转型政策变化、新技术应用,以及消费者和投资者偏好转变产生额外成本,最终通过实体经济给金融韧性带来的潜在影响。她认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风险的主要方式是,在助推我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提高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确保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作为一种典型的非传统风险来源,正在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的重要不稳定因素。此前,气象部门与金融相关机构联合,在气象指数保险、巨灾保险等领域开展合作,并探索推进天气期货等天气衍生品研发落地、气候投融资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等方面工作,成效初显。但当前的新形势提出了更高要求。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极端天气影响全球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市场稳定;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等国家政策文件也明确强调,气象与金融密切关联,“气象x金融”大有可为。
何可“乘”?
提起金融与气象的交叉领域,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保险”。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副司长毛利恒认为,当前,“气象+保险”已成为广泛共识。他对这一领域的合作成果如数家珍:因地制宜、联合推出的巨灾指数保险,有力支持地方灾后重建;合力打通的气象信息和行业承保数据共享渠道,成为风险减量管理的重要参考;共同研发的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商业应用的中国台风巨灾模型,为风险管理、防灾减损等提供支撑……他认为,双方不仅可以联合优化、创新巨灾保险、指数保险等产品,还可以深化风险减量服务,持续推动保险从灾后补偿向灾前预警、灾中响应转变。
除了保险业之外,银行业气象服务也有广阔前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杨柳表示,银行业在应对气候风险方面有两大抓手,一是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健全标准体系等举措,写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二是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评估气候灾害、绿色低碳转型对金融机构、企业乃至个人的潜在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制定、气候风险投融资提供重要依据。
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司二级巡视员郑冰梅指出,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影响期货市场平稳运行。期货行业和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气候问题,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言献策,提出“期货方案”。
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服务产品图
会上还提到一个概念——“气候信息披露”。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气候等非财务信息披露也逐渐成为价值评估及投资评级的重要依据,以及金融监管机构开展市场监管、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中国急需立足国情建立气候信息披露制度和企业评价体系,而这也是“气象×金融”有待开发的“蓝海”之一。
“气象×金融衍生品”也正蓬勃发展。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冉华表示,此前,该交易所与国家气象中心合作推进“温度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应用,试点案例获多家参与主体认可。
冉华认为,温度期货等场内天气衍生品标准化程度高、普适性强、风险转移效率高,可以助力农业、能源等天气高敏感行业凝练气候风险管理规律,不仅有助于提升实体经济抵御天气风险的韧性,也可为难以开展期货交易的特色农业,以及保险业等行业开展风险管理提供新的工具,还有利于吸引各类社会资源向气象行业集纳,加速气象资源市场化,可谓“多赢”。
如何“乘”?
聚焦金融气象服务未来发展,金融行业专家、学者认为,气候风险有别于传统金融风险,仅靠单方面力量无法有效识别应对,因此“气象×金融”合作,既涉及部委间的沟通协作,也涉及具体工作的分工配合;产品成果既要体现气象工作的专业性,也要具备金融产品的基本属性。
2023年11月5日至6日,辽宁省葫芦岛市出现强雨雪寒潮大风天气过程,市气象局专业气象服务团队到当地人保财险公司开展雨雪天气专项气象服务。井川 摄影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王景武表示,商业银行要继续加强与气象、农业农村等专业部门和保险、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开展在数据、系统、产品、人才等多维度的合作,形成“金融+气象+行业”合力。通过探索气象和金融融合互促的新模式、新途径、新场景,将气象部门的气候风险“预判”能力转化为金融机构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于泽表示,金融气象服务所涉各方有必要加强系统规划、顶层设计,搭建广阔合作平台,形成自上而下的合作机制。尤其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面,建议建立起“政府主导、气象组织、保险支持”的协同联动机制,主动介入风险减量管理,为减少社会风险隐患、降低重大风险损害贡献力量。
中证商品指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捷认为,推动研发气象指数及衍生品,是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和实现气象服务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有关各方要以协同构建高标准、高质量的气象指数体系为基础,有序推进相关衍生品研发工作,共同打造气象指数研发、编制、运营、产品化全链条业务生态。
在科技创新方面,金融行业专家、学者,期待联合搭建创新平台,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创新成果落地应用。同时,通过打造金融气象开放实验室、组建专家联盟等,鼓励联合科研,提升“气象×金融”科技创新能力。
例如,依托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体系,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气候金融风险监测、预测及评估体系;发挥气象部门在自然灾害预测、情景建设、灾害损失估算等领域的数据和技术优势,构建高质量气象灾害数据集和分析模型,助力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评价体系;聚焦能源、健康等重点领域,水果、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开展气候风险影响前置研究,为产品研发、定价提供支撑;联合推进气象灾害成灾机理、灾害风险管理机制、气候变化影响次生灾害风险等方面研究;合作推动相关领域政策、业务规范、技术标准等体系建设。
同时,数据和人才,被认为是两个重要的发力点。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玉德表示,金融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激活气象数据,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把握好三方面:治理基础、流通渠道、专业人才”。要打造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共建的气象数据要素治理体系,而当前气象部门可在提升存量数据资源质量和优化增量数据结构上做好文章;健全气象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体系,联合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搭建符合国家政策需求和部门特点的数据要素授权运营平台;加大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夯实人才基础。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庄乾志期待探索保险气象数据服务合作新机制,构建“风险识别-预警-分散”的“再保险+气象”一体化服务模式,推动实现气象技术成果与风险减量服务的结合转化。他还建议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尤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交流协作机制,聚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风险区划与评估,应对气候风险策略研究等方面,着力打造“气象×金融”人才高地。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清建议,发展金融气象服务要善于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再根据国情适当创新,发挥“后发优势”。若有一个公开透明的气象衍生品市场,气象大数据加工应用及研究资讯需求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场外金融服务基于期货对冲会迅速发展,各种金融衍生品也会因为场内价格基准的形成而不断繁荣。因此,上市气象指数期货可谓重中之重,是各项工作的“牛鼻子”、盘活全局的“关键棋”。
专家还认为,有必要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放大社会互动效应,提升社会公众尤其是金融业参与主体防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
(作者:叶奕宏 责任编辑:张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