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聚焦“两山”转化 探索气象路径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8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编者按:近年来,气象部门探索推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发挥气象趋利避害作用,多地结合实际试点探索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在释放生态红利、丰富地方绿色经济发展路径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彰显发展潜力。

海南:探寻一条康养绿色致富路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海南,气象部门紧抓生态资源禀赋,深耕气候康养沃土,生动实践“两山”理论,向着一条康养绿色致富路探索迈进。

高位推动——根本固者 华实必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开发利用海南生态气候资源,打造气候康养、旅游康养等特色气候品牌……”《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印发实施后,《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意见》成为海南进一步提升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有力抓手。

海南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凝聚气象、卫生健康、旅游文化、林业、民政等各部门智慧谋划布局的《海南省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海南省“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等政策文件相继落地实施。

如今,海南已逐步构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发展新格局,有力保障“点绿成金”。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仙岭风光 黄志强 摄影

科研攻关——群贤毕至 砥志研思

海南既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有游客及“候鸟”人群对气候治疗疾病的需求,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气候治疗和康养产业前景可期。

围绕如何发挥海南独特气候资源优势这一关键,全省气象部门联合各方力量开展科研攻关,推动海南气候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有6070万哮喘患者,海南气候治疗慢性疾病的前景十分广阔。”制作发布哮喘康复气象条件一周预报,正是四年前海南省气象局开展气候康养工作的突破口。“一周预报对我安排日常活动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海南气候条件好,来到这里后哮喘病好了许多。”来自东北的张云华说。

马不停蹄,省气象局相继成立健康气象科室和健康气象创新团队,联合省卫健委、钟南山院士团队、省人民医院等开展健康气象科研工作,实现医疗数据、气象数据、科学技术与服务经验整合共享。联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编制《五指山市气候与康养产业发展白皮书》,联合省卫健委开展海南气候康养市(县)评价等工作。今年,海南气象部门建立了基于卫星遥感的南海海气二氧化碳通量分压差算法,构建了基于卫星技术的碳汇经济价值核算体系。

眼下,海南气候康养专家正积极推进《海南省气候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编写工作,为全省气候康养产业提质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气候品质认证结果为“优”的海南昌江“红玉”芒果张亚杰 摄影

品牌加持——厚积薄发 百花齐放

在“海南省森林城市”三亚,辖区内的大气负氧离子生态监测站、气象观测站及深入重点民生区域的气象信息液晶显示屏等,都为三亚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提供气象保障。

新授牌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五指山市,也是“中国天然氧吧”。五指山市委书记朱宏凌介绍,市气象局创新打造地方政府主导、气象支撑、部门协作的气候康养服务工作机制,将优质气候资源进一步转化为绿色发展增长极。

“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获评海南首个“气候康养市(县) ”,打造全国首个“气候康养示范基地”——神玉岛文化旅游度假区。“这一系列发展,离不开气象服务的直接推动。”保亭县委书记穆克瑞表示,气象部门将监测数据转化为有科学理论支撑的权威性评价,助力将优质自然资源转化成拉动经济发展的绿色产业。

此外,琼海、琼中、白沙等市县也先后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品牌的加持还惠及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产业。海南气象部门先后开展昌江芒果、琼海莲雾、五指山茶叶、保亭红毛丹、东方火龙果等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并研发完成气候好产品溯源系统。

海南各级气象部门深度挖掘基层气象趋利服务新亮点,不断推进气候康养、康养旅游等重点领域知名康养品牌创建。

效益转化——释放红利 润泽民心

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生态“绿”释放幸福生活的红利。

2022年9月,海南省气候中心、五指山市气象局、五指山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为水满乡毛纳村大叶茶颁发“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优级认证书。毛纳村茶园基地负责人王大彬表达由衷感谢:“我的茶叶都已被预定,今年的销售收入比去年增长了85%。”在毛纳村,许多村民都靠着五指山大叶茶脱贫致富。

“客房入住率同比增长20%以上,营业额同比增长10%以上。”海南神玉岛文化旅游度假区经理刘健康介绍。

得益于气候康养产业的加持发力,今年“五一”假期,五指山市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20.14% ;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32.45%。保亭县旅游市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36.88%,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23.01%。

当下,海南省气象部门正积极探索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气候康养产业新模式,盘活海南优质气候资源,打通“两山”转化现实路径。袁迎蕾 张明洁 施思

浙江丽水:守护“绿水青山” 掘进“金山银山”

品山耕、赏山景、住山居、喝山泉……这是浙江丽水生态游的“标配”。今年“五一”假期,浙江省丽水市全域累计接待游客142.05万人次,同比增长234.47%,较2019年同期增长11.76%。

丽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也是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十余年来,丽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逐步探索出一条生态“高颜值”、发展高质量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气候资源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中的重要要素,是丽水不可或缺也是最具特点的生态资源优势。丽水气象部门积极挖掘利用优质气候资源,探索推进气候生态资源价值实现,为拓宽丽水生态价值实现转换通道注入气象智慧。

当好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幽灵之花——水兰、‘鸟中大熊猫’黄腹角雉、悠闲过马路的白凤凰……”最近,丽水百山祖国家公园的稀有物种“火”出了圈。

丽水独特宜人的气候,为物种多样性提供了广袤的生态空间。2020年,丽水气象部门深入开展气候生态资源分析评估,形成《百山祖国家公园气候及气候资源分析报告》。“这里跨越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4个垂直气候带,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为保留丰富的物种资源及完整的生态群落创造了有利条件。”深度参与百山祖国家公园气候资源调查分析的丽水市气象局观测与预报处处长茅军念感触颇深。

目前,丽水正积极打造特色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探索丽水“两山”转化新路径,深入挖掘百山祖国家公园气候资源优势,摸清资源本底,研究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等,为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注入新动能。

结合白云山雷达站观测资料,浙江省丽水市气象部门开展气候生态资源观测和分析评估,助力气候景观产品开发。图为屹立于白云山巅、云海之畔的雷达站 章剑超 摄影

当好气候景观产品的“开发者”

绿树成荫、金桂飘香、油茶花开满山,在一个万里晴空的夜晚,逃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夏季的燥热,清风作伴、虫声萦耳,等一场璀璨星河……谁承想,今日的网红打卡地星辰山,原来竟是一片荒山。

“星辰山就是根据气象景观打造的,观星条件达到了国际暗夜公园银级标准。”松阳县星辰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泮邦先介绍,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山,他花了8年时间,流转1100亩土地,投入4000多万元打造星辰山项目。2021年,大毛岘背入选全国首批“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今年“五一”假期,天文专家来到星辰山做观星科普,露营帐篷提前半个月就被预订一空。这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成为当地的新地标。

不仅如此,丽水还建成景观体验营地和气候养生示范点17处,打造观云和观星营地20余处,开发气象景观观赏线路10条,同时开展观云、赏雪等景观预报和桂花、萤火虫等物候预报。云和梯田观云、大毛岘背观星等一批气候景观景点的开发,使拓宽气候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取得初步成效。

当好气候生态附加值的“挖掘者”

“这么小的古村落,竟然有这么多文创体验空间,松阳气象·二十四节气馆、云溪堂气象馆,真是土房子里做出了大文章。”在今年“五一”假期,来松阳县西坑村游玩的游客不禁感叹。

松阳气象·二十四节气馆是“云端上”的博物馆,于2021年正式开馆,展现了二十四节气对于我国农耕文明的意义以及其中蕴含的天气、气候科学内涵。二十四节气馆落地,进一步丰富了西坑村旅游产品、优化了乡村文旅环境,提升了生态游附加值,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带动古村落村民增收致富。

游客口中的云溪堂气象馆,是气象部门通过引入第三方资金、在松阳县西坑村打造的。场馆建成不足一个月,就已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在国家级传统村落打造云溪堂气象馆,既能挖掘这里的气候和人文历史地理资源,又保护了老屋,给古村落注入新活力。”松阳县气象局副局长邱奕婷介绍。

挖掘气候生态产品附加值,持续推动气候生态价值转化,已成为丽水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举措。接下来,丽水气象将进一步赋能“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丽水山景”“丽水山泉”等地方品牌,提升气候生态附加值,助力推动丽水品质农业、生态民宿、乡村旅游和绿色能源等生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吴丽君)

陕西商洛:让秦岭山 水含绿更含“金”

6月的秦岭,满目苍翠,如诗如画。

在秦岭东段的牛背梁,栈道入口处的电子显示屏上实时可见气象监测数据。98.56%的森林覆盖率让这里的空气含氧量充足,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在5130个以上。

陕西省商洛市全域地处秦岭腹地,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近年来,商洛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当地气象部门深挖生态气候资源,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机制,助推生态经济产业发展。

陕西省柞水县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隐牛峡景观余初晓 摄影

气候资源为生态康养“增色”

商洛森林覆盖率为69.56%,每年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347天,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水质清净指数等多项指标连续位居陕西省第一,先后被评为气候康养之都、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逐渐成为游客心中的休闲养生胜地。

商南县、柞水县作为“中国天然氧吧”,挖掘生态气候资源,助力绿色经济发展,擦亮当地生态名片。自2019年至今,商南县林木覆盖率由90.6%提高至98%,进一步延伸康养和旅游项目产业链,先后打造“金丝峡、闯王寨、万亩茶海”三大旅游名片,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柞水县则依托国字号品牌,创建康养度假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等,产生了不错的经济社会价值。

商洛的气候为何适宜养生?当地气象部门结合该市近20年7个国家气象站、近5年326个区域气象站观测数据,以及近10年该市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监测数据和相关文献,对商洛生态气候休闲养生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揭示出商洛生态气候及休闲养生资源特色,并编制《商洛康养产业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商洛市气象局生态监测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赵世发说,商洛全域处于秦岭腹地,山脉海拔高,山区早晚气温低,夏季平均气温为22℃,非常适合避暑。未来,他与服务团队还会在气候康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从专业的角度告知公众哪里有清凉、何处更健康。

景观预报让山水“出圈”

“这个地方观看云海的效果最好,快给我拍张照!”近期,不少省内外游客在新兴旅游打卡地——镇安县塔云山景区观云海、摄影留念,感受秦岭腹地的满目苍翠。“这里有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还有江南水乡的诗意韵味,我一眼就爱上了这里。”商洛的景致,让天津游客赵女士留恋不舍。

2023年,商洛市镇安县塔云山云海、商南县金丝峡红叶景观入选“天气气候景观地”。高山云海、峡谷红叶、龙山晓日、熊耳晚霞、商山雪霁、银沟白练……在商洛,隐匿在深山中的优质景观数不胜数,但也有很多不被人所知。

“商洛的气候资源如此丰厚,如果不能挖掘利用起来,就是我们工作的缺失。”怎样让好山好水好气候实现价值,一直是商洛市气象局局长张向荣关心的大事。

“春季赏花品茶、夏季消暑嬉水、秋季品果养生、冬季赏雪避霾,四季康养理念都与气象息息相关。”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巩文超说。

2022年,市气象局着手开展气象景观资源普查,在全市打造云海、红叶、晚霞、日出等高质量天气气候景观地45处,建成秦岭气候观象台、秦岭小气候博物馆、中国小气候博物谷等3处气象景观体验营地,发展5种自然疗法的特色气候疗愈康养产业,设定金凤山、牛背梁等7条丹江沿线气象旅游研学线路,展现商洛的好山好水好生态。

气候好产品给山珍“添金”

“核桃是商洛的传统特色产业,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达352万亩,居全省首位、全国第三位,覆盖37万户本地群众。”商洛市商务局局长韩东文介绍。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家人,日子越过越甜。”洛南县核桃种植大户董兆斌说。4月,中欧班列“商西欧”专列开通,进一步开拓了商洛核桃的海外市场,为更多农户带来实惠。靠着商山洛水的涵养,董兆斌的增收梦如愿照进现实。

好产品畅销的背后,离不开独特的气候环境。商洛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胡晓黎用10年时间,将全市380多个站点365天的资料汇总分析并得出结论:海拔600米,气温日较差最明显,年积温充足,在这个高度以上的绿色农产品生长环境好、无污染、品质高。

据分析,商洛核桃最适宜种植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洛南、商州一带。市气象局联合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开展核桃气候品质认证工作,让“气象+”融入当地核桃生长全流程。同时组建攻关团队自主研发集“引种、育苗、布局、种植、销售、品质认证”于一体的核桃数据中心平台,为核桃产业管理人员和种植户提供气象灾害分析预报等数字化服务,保障当地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商洛市核桃种植面积达352万亩,总产量为16.5万吨,产值达50亿元。主产区农民种植核桃每年人均收入超3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0%。(刘娜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